13年5月26日,阴转多云。
依旧在南华桥头乘公交,在凤凰二桥桥下,坐上开往腊尔山的中巴,车票13元,9点开出。
停车场附近有一栋六七层的小高层,楼顶竖立两大红字:“轩辕”,不知何意。联想到来时在南华桥墩看到贴有一幅红纸,云家中小儿因生辰八字有异,需拜桥为父,边上还悬有红纸鞋一双,感觉湘西的确巫风浓郁。
我去腊尔山是为了观看苗民赶集。凤凰各乡镇,以农历安排定期的贸易集会,腊尔山逢二、七开集,而今天正好农历十七。我选择腊尔山,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:因为该地是历史上所谓“生苗”聚居地的中心,历史上多次苗变,都是以腊尔山为反抗朝廷的大本营,因此也成了边墙防范的主要对象。
三十来个公里的距离,竟然开了将近一个半小时。全程都是弯弯曲曲的山路,而且都是上坡,峰重林密,至今犹苍莽之感。途中经过几个大镇,在山江镇,瞥见有路名为“总兵营大道”,应该是当年征战遗迹;山坳间偶有几幢黄土房,类似闽南土楼风格,大概也是迁徙至此的客家所建;还见到一座号称天下第一大石桥的乌巢河大桥,横联两山,极为雄壮,不由感叹深山中竟有如此大手笔。
过了乌巢河大桥,三五分钟后,腊尔山镇也就到了。尽管偏僻,但此镇给我的感觉并不算贫困,起码镇政府所在地如此。苗集上商品充沛,除了一些当地特长的草药食物,除了来往的苗人服饰、背篓,与我在东南见到的乡镇集市并无太多区别,裤袜、布料、小家电,还有许多流行碟片、卫星电视接收器,无不昭示此山如今早已脱胎换骨。
在集市上看到一家沙县馄饨,这几天吃怕了牛肉粉,大喜。老板的确是福建人。在这座湘西的偏远山镇,我吃到了平生最饱满的一碗馄饨,五元钱满满当当,虽然老板入乡随俗,香料多加了不少,但味道与牛肉粉比还是很不错。
逛完集市,将镇街走出头后返城。如此,有关苗疆边墙的行程全部完成。回到凤凰,带上手绘地图,悠然闲逛。本想去一些代表性的古宅看看,比如陈斗南、熊希龄、沈从文的故居,杨氏宗祠等,不料自从古城收费后,不再单独出售门票,有些愤懑,以脚投票。
然沈从文墓地还是必须要去的。还好没有门禁,免费开放。在沱江边的一处小坡上,寂静,清幽,徘徊许久。
在凤凰的最后一晚,不想再吃牛肉粉,也不想辜负江景阳台。漫游时买了一些零食,即食腊肉,臭豆腐,鸭血耙,血肠耙,再到超市提了八罐啤酒,回房,在阳台的藤椅上,对着沱江,悠然独酌。直至夕阳落地(我看了时间,直到七点五十,凤凰的夜幕才开始真正显露),酒吧音乐霓虹舞起,食尽酒空,人却只是微醺。
在阳台上俯瞰来往游人,好比是潘金莲看西门庆的角度。感觉与前两日相比,游客明显更萧条,出多入少,客栈主人们枯坐门前,相望发呆;凤凰门票政策,恶果继续发酵。
13年5月27日,阴转多云。
十点,退房。买姜糖,走人。
汽车北站,转车怀化(车票四十元,车程约七十分钟),再由怀化乘K942次(贵阳到温州)车回永康,本应17:17分开车,晚点半小时。
次日抵达时,已是中午十一点五十,晚点将近一小时。
评论